2024年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保持全省排名第二,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梯队;
上杭县金铜精深加工、连城县富硒薯类休闲食品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期,我市捷报频传,成绩的背后是,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路径,通过党建引领、项目攻坚、创新驱动、服务优化多措并举激活县域产业链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作为全省率先以党建促产业链发展的设区市,我市印发实施《龙岩市抓产业链党建促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组建金铜、新显等县域重点产业链党委,引导干部、人才、资金、政策向县域重点产业链倾斜。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信、科技、财政等部门在“四链”中的职责,形成协同机制。通过“千名干部挂千企”,党员干部累计走访企业4729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657个。同时,将产业链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项目攻坚夯实基础。我市梳理绘制县域重点产业链图谱及7条“矿业+”招商地图,明确近500家重点招商企业,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上半年,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2个,总投资522亿元。谋划生成20个10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598.8亿元。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1—5月,全市8个重点园区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6.4%,蛟洋、朋口工业园区通过化工园区复核。
创新驱动注入动能。在企业培育上,新增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获中央财政支持,新认定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项,位列全省第二。我市深化四大市级产业研究院与县域产业链协同创新,柔性引进院士专家59名,征集并解决行业技术需求30项。推动170个工业技改项目入选省库,创历年同期新高。此外,推动200余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建成50PFlops算力规模的公共算力中心,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4家企业及2个园区进入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质效双升。
服务优化强化支撑。我市出台《关于金融支持龙岩市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工作意见》,构建全周期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白名单”企业库,开展“四链”融合活动32场,签约项目156个,涉及金额千亿元,其中举办新材料等行业供需对接活动20场,涉及企业超600家,推动工业品销售率达97%,创近5年新高。“企业之家”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招才引智、产融对接、产销匹配等诉求。人才保障方面,首批认定21家“人才飞地”实现“异地研发、本地转化”,61名产业链骨干人才享受全市提级保障政策,32名省级高层次人才获厦门互认,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智力支撑。(记者 郑雪芳 通讯员 梁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