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核心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记者 卢剑豪 摄)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航站楼施工人员正进行焊接作业。(记者 卢剑豪 摄)
昨日,时隔半个月,记者再次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不禁感叹:“一天一个样,月月都有新变化。”
“新”在哪里?——在机场建设的大本营挂起了“机场基本建成倒计时246天”,航站楼内层与层之间的每台旅客电扶梯露出了“真容”,大天花的蜂窝铝板每天都以上百片的速度在扩大面积……
每一项进度条的“刷新”,都在表明:新的“特区之翼”,距离建成投运,更近一步了!
航站楼建设全面加速度 施工力求高精度
走进航站楼,“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一幅巨型的红底黄字标语高悬着,格外醒目。
巨型标语下,在电钻、电焊的轰鸣声中,工人们施工正酣,热火朝天有了具象化——120余台曲臂登高车、剪刀车有序分散在近10万平方米的国际出发层,每辆机械车将两名工人托举登高,他们头戴安全帽、身挎工具包,正大面积铺设大天花吊顶的蜂窝铝板。据施工单位中建八局介绍,现场大吊顶铝板安装已完成70%,力争7月底基本完成。换句话说,再过几个月,12万多平方米的铝板将搭配采光天窗,拼凑成26条巨型龙舟船桨,届时将一一“定妆成型”。
在天花铝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片铺开的同时,航站楼国际出发层的A、B、C、D、E、F六座值机岛也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建设单位中建八局介绍,值机岛墙面为铝板和玻璃纤维增强的石膏板组成,面板平整、光滑,墙面呈弧形曲面。“值机岛的工艺严格对标成都天府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等,从设计到施工力求高品质。”现场负责人说,值机岛的施工难点在于行李系统、安装系统、标识系统等配合单位多、工序复杂,对施工工艺更是严格到要精确控制在毫米级。比如,墙面铝板拼装在智能建筑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持下,几乎实现视觉无缝效果。
如今,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实景图逐渐勾勒清晰。机场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叶文语表示,在全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开展“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之际,机场建设指挥部锚定目标任务,干字当头、以快为先,集中力量打好机场建设攻坚战。
围绕“2025年底基本建成”的目标,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开启倒计时,每一个工种、施工环节均立下冲刺“军令状”:5月底值机岛、预检区门头安装完成50%,9月底航站楼地面工程基本完成,12月底具备联合验收条件……从建设加速度再到施工高精度,“特区之翼”正在蕴蓄勃勃生机。
聚焦三大主导产业 以产业图谱强招商
无人机俯瞰,以中轴线为核心、两座巨大机库屹立两侧,气势恢宏;两座机库幕墙工程完成100%,机电安装完成96%,装饰装修完成75%,站坪道面混凝土浇筑完成46%,在厦门太古翔安机场维修基地建设现场,争分夺秒、干事创业的激情扑面而来。据了解,厦门太古翔安机场维修基地预计2026年底投入运营,将伴随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同步投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跨度最长的民航飞机维修机库,能容纳12架宽体飞机及6架窄体飞机。
“机场核心区将是厦门航空维修及制造产业最重要承接载体。”叶文语说,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全球领先,聚集了以厦门太古飞机和厦门太古发动机为代表的龙头航空维修制造企业,航空维修产业自然是机场核心区招商版图中的一块重要“拼图”。依托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及周边片区,将集聚全球航空产业资源,助力航空维修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据厦门太古透露,新的维修基地虽未建成,但已有国内外客户开始提前预订新机库的维修机位。
如何提升招商引资“强磁场”,机场建设指挥部有着清晰思路——在机场核心区的规划中,这片建设热土将紧紧围绕构建“航空运输+航空科创+现代服务业”三维产业体系的目标,实现从“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的转变。
眼下,指挥部的招商部门正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编实编细产业图谱,加大信息收集、线索提供和项目生成力度,加大重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招商,力争吸引更多重大、特大、超大产业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落地。
“目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已经获批厦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也正在积极争取国际航空枢纽。”叶文语介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航空枢纽创新赋能、集聚资源要素作用,构建“航空+”国际多式联运的综合物流枢纽,不断拓展航空客货运服务能力、提升临空产业发展能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蔡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