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电力“双满意”品牌发布会,提出以“架起党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为品牌定位,以“绿色、便捷、可靠、贴心”为品牌核心价值,以“电力‘双满意’ 点亮‘美’一度”为品牌口号,着力打造电力“双满意”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品牌。
据介绍,这一品牌内涵源于2001年国网福建电力启动实施电力“双满意”工程,即让客户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而今,连续实施24年的电力“双满意”工程,正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体验感、获得感。
“e取电”惠民利农
天气渐热,但此时的福建闽北山区依然是农作物耕种的重要时节。5月8日,在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秀水村大棚种植基地,农户们正用田垄边的“e取电”共享电源灌溉。
“以前我们是用汽油抽水机灌溉,成本很高,一个小时大概要5元。现在走出大棚就能用共享电源直接取电灌溉,省了约一半的钱。”农户吴联平高兴地表示,“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共享电源上的二维码,电就来了,特别方便!”
元坑镇位于顺昌县西南侧,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让不少农户选择发展草莓、火龙果、百香果、荸荠等特色农业。由于不同果蔬种植对于照明、控温、灌溉需求不同,用电频度、时长也不同,种植大棚如何取电成了困扰农户的一大难题。
2023年,国网顺昌县供电公司依托“村网共建”平台,与镇政府研究制定就近取电方案,在草莓大棚周边安装了22个“e取电”共享电源。
以前村民灌溉,普遍是从家里拉电线,不仅麻烦,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e取电”省时又省心,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
据悉,目前遍布八闽乡村田间地头以及农村人流多的农贸市场、广场等地方的“e取电”共享电源已达400多个,大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用电及其他临时用电。
“全域桩”助力清新游
5月5日,在高速公路泉州驿坂服务区,一辆辆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入停车位,依次排好等待充电。与往日不同的是,2台白色移动充电桩灵活地调整着方向,自动滑动到汽车旁提供充电服务,大大缓解了节日期间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压力。
今年“五一”,泉州这座全国最具烟火气的城市也迎来了旅游高峰,游客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国网福建电力在泉州高速公路服务区部署移动充电桩,从以前“车找桩”变成了“桩找车”,一台移动充电桩可同时为2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充电到80%,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假期充电“扎堆”的问题。
在泉州中心市区,充电也越来越方便。国网福建电力正在泉州打造中心市区1.2公里充电服务半径,预计今年底,通过“国网e充电”APP,不到5分钟车程就能找到附近的充电桩。
随着自驾游持续升温,乡村旅游景点充电难怎么解决?在泉州,全国首创的“集成仓式”充电桩,占地面积小、充电能效高,可同时为5辆新能源车充电。目前,“集成仓式”充电桩已在泉州22个乡镇景点实现全覆盖。
据悉,为助力“电动福建”建设,国网福建电力在充电网络布局、车联网平台推广、绿色出行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共推动全社会建成充电桩2145个、充换电站89座,车联网累计接入充电桩超5万个,乡镇公共充电设施覆盖率升至75%。城乡“全域桩”,让全省人民绿色出行更便捷。(记者 王永珍 通讯员 陈舒平 林丽平)